04:102021/03/28 中國時報 陳人齊
中國時報24日舉行《遠距醫療大未來》論壇,邀集產、官、學界的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台灣遠距醫療發展現況、優勢及未來機會與挑戰。會前,主持人中國時報副總分核黃如萍(左三)與台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理事長林健盛(右起)、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雲林縣政府衛生局局長曾春美、中國時報業務部總經理王儒哲、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友信醫療集團行銷部協理陳振洪及遠傳電信資深經理陳國正一起合影。(劉宗龍攝)

新冠疫情讓全球開始重視遠距醫療的重要性,但國內遠距醫療卻仍在萌芽階段。中國時報24日舉辦《遠距醫療大未來》座談會,邀請產、官、學界專家一同探討國內遠距醫療的發展現況、優勢,以及未來機會與挑戰,與會專家都認為,遠距醫療結合台灣醫療與ICT兩大優勢產業,將是台灣醫療產業進軍國際的絕佳機會。


與會的學者專家包括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台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理事長林健盛、友信醫療集團協理陳振洪、遠傳電信資深經理陳國正。

服務患者 要從家裡做起

曾春美局長指出,國內長期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試辦型計畫恐面臨無法持續性,中央應協助跨科平台整合,建構全人的社區照護,健保和長照給付更彈性,讓遠距醫療盡速普及。

劉宏輝副院長說,照顧病人的秘訣在關心病人,醫療照護的重點就是讓民眾在家裡、社區及醫院都可以有遠距服務。

林健盛理事長指出,遠距照護要從家裡做起,政府有必要推動長照4.0。

整合法規 認證帶動發展

陳國正經理表示,去年因新冠疫情影響,讓外國遠距醫療產業大爆發,美國今年更用98%的成長速度建置遠距醫療服務系統,已能服務4170萬人次;日本目前也有1萬6000家醫療院所提供遠距的診療服務,每年可應付250萬人次醫療需求。

陳振洪協理指出,國外的遠距醫療系統Teladoc在全球看診總數超過1000萬次,但在國內受限於醫療法規,讓許多醫師擔心執行時會觸法,呼籲國內應盡速將遠距醫療法規化,政府應擔任領頭羊,訂出遠距醫療人員資格認證,作業標準,才能帶動產業發展。

劉越萍司長表示,國內僅有山地、離島、偏鄉,以及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才能享有通訊診療的服務,我國遠距醫療修法會優先著重在國際病患,國內全面鬆綁則必須以避免醫療糾紛為最高原則研議。

阿波羅義勇醫師團 給長者依靠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劉宏輝副院長

「遠距醫療思考點不在科技,而是思考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劉宏輝,近年在雲林縣推動「阿波羅計畫」,主打從社區到醫院再到住家的模式,成功讓雲林分院的急診需求下降25%,但他認為,台灣遠距醫療發展必須擴大至遠距健康,「要讓民眾都能有一定的健康識能」。

「老先生老太太無法就醫,就將資源送到他們面前。」劉宏輝推動的阿波羅計畫正是仿效美國登月計畫的阿波羅13號,讓台大醫院扮演大腦,結合社區診所組成「阿波羅義勇醫師團」,在社區的長青食堂中用視訊的方式免費為長者進行醫療諮詢與評估,將有健康疑慮的民眾一一帶回醫院檢查、治療,從社區、醫院到家中,主動無縫照護長者。

透過這項計畫,讓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門診率提升20%,牙科門診率更提升100%,劉宏輝說:「雖小病跑到醫院看的機率提高,但也讓急診需求降25%,可說是遠距醫療帶來的巨大成果。」

劉宏輝指出,阿波羅計畫的思考點不在科技,而是在人,透過這項計畫也發現,雲林長者雖以務農工作居多,但手腳力氣與其他縣市同齡相比卻明顯較差,研判可能與飲食多以米飯的碳水化合物為主有關,後來推行每日一蛋計畫,讓長者每天都有蛋可吃,透過蛋白質補充有明顯改善。

擴大應用避免糾紛 待修法解套

衛福部醫事司 劉越萍司長

台灣國土面積不大,但醫療資源仍然分配不均,花東、離島等偏鄉醫療資源匱乏,急需透過遠距醫療技術來解決國人的醫療需求問題,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指出,當前困境在於如何修法讓醫師能夠有指引來避免醫療糾紛,未來若開放遠距醫療,適用場域也要擴大,才能大幅提升偏鄉的醫療品質。

我國醫師法、醫療法明定,醫師必須要親自診視,劉越萍指出,早在1997年立法院就曾修法,讓山地、離島地區可以透過通訊的方式讓醫師診視,現今隨著5G通訊的技術成熟,國內已有能力擴大應用遠距醫療,若能成真對偏鄉民眾與醫護人員來說,都會是雙贏。

劉越萍表示,目前衛福部發展遠距醫療的重點仍著重在偏鄉地區,例如花東、離島等地,全台19家醫學中心,去年起結合地方衛生局扮演協助的角色,以心導管為例,花東地區是在地方各衛生所幫鄉親先做心電圖,再將資料傳給台東馬偕、花蓮慈濟、高醫等合作醫院進行遠端照會,成效不俗,將來不排除擴大應用。

這2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推升遠距醫療的發展速度,劉越萍說,台灣沒有疫情,是非常好的試驗場所,應把握這段期間積極發展遠距醫療,國外有調查指出,一半的民眾在用過遠距醫療後,都願意分享資料給業者,讓整體的醫療系統發展更完善,但國內受限法規,未來發展上還有檢討空間。

遠距醫療網做公益 盼企業響應

台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 林健盛理事長

台灣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政府過去投入大量經費增設交通硬體設備,提高病患就醫便利性,同時也鼓勵醫學院畢業生下鄉服務,縮小城鄉醫療差距,但台灣遠距智慧之愛公益聯盟理事長林健盛認為,這些都不是拯救偏鄉醫療的長久之計,唯有透過遠距醫療的建置,才能造福偏鄉的民眾。

林健盛表示,聯盟號召國內醫療志工團與AloT、ICT業者運用資通科技打造遠距醫療平台,可用於遠距的視訊醫療,即時連線問診,結合醫師、護理師、復健師等滿足山地、偏鄉部落的遠距照護,目前已在原住民族的文化健康站設立一處,規劃未來1年能在國內設立20處文化健康站建立遠距的醫療系統。

林健盛指出,這套系統並不需要藉由5G技術來傳送,透過4G網路已能傳送心電圖、影像等資訊提供醫療團隊評估,不過光是一套系統建置就需要8萬元,目前單靠他個人的經費來推動恐怕無法走太遠,因此他也呼籲國內其他有意投入偏鄉醫療相關公益活動的企業能共襄盛舉。

此外,林健盛也提到,不是只有偏鄉才需要遠距醫療,當前都會區有許多獨居老人,不便於行的民眾可能也都有需求,因此政府著眼點應放的更寬廣,台灣有非常好的數位產業實力,現在新冠疫情期間全球都在積極布局遠距醫療,國內當然也不能缺席。

急性醫療社區照護 偏鄉最需要
04:102021/03/28 中國時報 黃婉婷

雲林縣政府衛生局 曾春美局長

雲林高齡比例為全國第2,縣內醫療資源又發展不均,雲林縣政府衛生局長曾春美指出,除虎尾、斗六地區外,沿海民眾、地方長者長期缺乏就醫便利性,有損公平就醫精神,且縣內許多科別缺乏醫療人才,遠距醫療已成偏鄉必走之路。

雲林曾執行衛福部補助的「斗六雙星」計畫,將整型、神經外科等急重症科別彙整,展開醫院間的區域聯防遠距照會;曾春美說,雲林缺乏專科急診人力時,小夜班由雲林眼科診所支援,假日、大夜班則由彰化基督教醫院、台大總院協助。

社區合作部分,雲林醫院也與基層診所合作,當高危險群患者出院後,能有連通的共同照護管理系統,同時也與縣內長照機構合作,建立傷口資訊交流平台,讓專科護理師根據照護資訊進行遠距指導,施行成效良好。

曾春美認為,急性醫療、社區照護是偏鄉發展要點,但急重症出院後,最終仍會回到社區,但醫療端如何回饋到社區,重點仍在資訊系統整合,是台灣未來努力的目標,無奈遠距醫療法規尚未到位,不少醫療服務提供者雖有理想,執行時因擔心觸法而卻步,政府在各地試辦的計畫又缺乏永續性,建議中央啟動跨部會合作,於法規、資訊平台整合上多加努力,別讓各縣市各走各的。

引進Teladoc網路整合 24小時服務

友信醫療集團行銷部 陳振洪協理

深耕台灣65年的友信醫療集團,自2015年引進國外的遠距醫療系統Teladoc InTouch,將各層次、各處醫療機構透過網路整合,提供24小時遠端會診服務。行銷部協理陳振洪說,2018年時,衛福部曾提出遠距醫療試辦計畫,將部立台東醫院成功分院和高雄長庚醫學中心,透過遠距醫療系統連結,提供成功鎮民眾眼科、耳鼻喉科及皮膚科等醫學中心等級的專科醫師會診,為Teladoc在國內展開第1例遠距醫療門診。

放眼全球數據,陳振洪表示,Teladoc去年在全球看診總數超過1000萬次,在醫院提供遠距醫療上,給予諸多解決方案,如急重症、門診、住院及出院後的跨院區遠距醫療整合,舉凡各專科裝置相容配接、線上傳輸不失真、低頻寬也可用及跨科室資料整合,均能滿足臨床作業需要。

陳振洪指出,疫情加速遠距醫療市場的需求與急迫性,國內遠距醫療應盡快法規化,如醫療行為應按照傷檢分級給予解決方案,讓醫師不必擔心執行時會觸法,設備上也能參考國外法規訂定規範,讓欲發展的廠商有依循標準,在從事遠距醫療的人員上則訂定資格認證、作業規範,再到公部門的監管措施,建議政府擔任領頭羊,帶動未來產業發展。

帶頭建構遠端平台 會診無時差

遠傳電信 陳國正資深經理

遠傳電信為台灣最早投入遠距醫療的平台業者,內部更建立獨立產品線,企圖將市場慢慢擴大,開創國內醫療新頁。遠傳電信資深經理陳國正說,隨著超高齡化社會來臨,遠距醫療越發重要,遠端平台建構更扮演重大角色。

適逢2020年5G開台,陳國正說,遠傳將過往系統思維打破,一開始透過軟體即服務(SaaS),打造遠距虛擬診間,還串聯3家醫療院所,於台東衛生所導入遠距會診,開創台灣首例5G遠距診療服務,補強偏鄉專科醫師不足問題,減少民眾長途就醫需求,省去單趟4小時的車程。

陳國正指出,遠傳可滿足高清即時影像互動,讓專科會診無時差,臨床體驗上也獲得高度認可,如台東開辦遠距門診10個月,就有超過2000人次使用,滿意度高達9成。在跨科、跨院服務上也表現優異,成功打破時空限制,同時更結合中央合作虛擬健保卡,遠端就能過卡看診,相當便利。

放眼未來,陳認為產業若要擴大規模,國家將扮演重要角色,每項政策都會影響市場方向,如遠端醫療納入健保就是好事,假設遠端醫療用戶8成使用健保、2成靠自費,業者若想從自費端賺錢,這必須靠政府做領頭羊,待台灣遠距市場法規、配套發展完備,商業化自然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