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15:35   中國時報/臺北報導
台灣癌症基金會於4月28日舉辦「台灣肺癌治療國際接軌」記者會,與會貴賓合影。

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在近5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首度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接近三成之多,在肺癌治療技術有很大的成長及突破。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內科教授賴基銘醫師表示,自2011年起,肺癌男女性死亡率皆高居第一,要讓肺癌死亡率下降有三關鍵,即為生活及飲食預防、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還要加上最好的精準治療。肺癌病患想要的是擁有好的治療,並提升存活率、改善生活品質。這次特別感謝健保署將第三代晚期肺癌用藥納入給付,不僅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醫師也有更多的治療利器來幫助肺癌病患。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台灣肺癌的死亡率自2008年起逐年下降,五年存活率更提高近三成。過去第一代跟第二代標靶藥物的整體存活率最多13個月,相較之下,第三代的晚期肺癌用藥整體存活期高出一倍以上,不僅降低20%的死亡風險,病患整體存活期更可超過三年,對於肺癌治療來說是一大新里程碑。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王金洲醫師表示,參與國際臨床試驗以及跨部門合作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由2008年至2019年跨癌別台灣總參與臨床試驗數量高達3,036個,透過多次的臨床試驗,醫師可從中不斷突破,學習利用更精準的診斷方式,提供病患相對應的治療,有效提升存活率,嘉惠更多病患。並結合外科,胸腔科,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護理師,個管師等跨科別團隊的合作,更能替臨床試驗建立優良的基礎、提供更好的照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