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19/12/09 中國時報 魏怡嘉
北醫肺癌專科醫師蕭世欣表示,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為大宗,占85%,又可再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蕭世欣醫師提供/魏怡嘉北市傳真)
免疫療法是近4、5年來肺癌病患的新治療契機,新研究指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採免疫療法併用化療可延長患者將近1年壽命,專家建議健保應在實證基礎下逐步開放給付,造福更多病患。

另免疫療法都在專利期內,價格貴,包括美國及對岸大陸都已有部分負擔機制,考量政府財政、新藥發展及病患需求,各界應思考免疫療法走向部分負擔。

北醫肺癌專科醫師蕭世欣表示,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為大宗,占85%,又可再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與大細胞癌。非小細胞肺癌逾半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其中近4成患者腫瘤不具特殊基因表現,無法使用標靶藥物,僅能採化學治療;即便病患使用標靶藥物初期,腫瘤獲得控制,但之後又會出現抗藥性問題,面臨治療瓶頸。

免疫療法是肺癌病患治療新希望,蕭世欣指出,目前健保規定,肺癌病患要使用免疫點抑制劑(IO),生物標記PD-L1表現需大於等於50%,但根據國外文獻及國內健保數據,PD-L1高表現量的病患,其治療反應率僅20%~30%。臨床曾收治一45歲肺癌四期男性病例,其PD-L1表現高達90%,單用免疫點抑制劑(IO)治療,狀況並未好轉,甚至因而住進加護病房;併用化療及血管抑制劑後狀況才變好,轉出加護病房。

近來研究更進一步指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論生物標記PD-L1表現如何,免疫療法併用化療者整體存活期中位數是22個月,而化療者整體存活期中位數僅10.7個月;主要是化療合併免疫療法有互補作用,這也影響醫師將化療合併免疫療法做為治療的優先選項,尤其免疫療法有「擺尾效應」,讓治療效果延長,健保應思考逐步開放給付免疫療法合併化療。

不少病患對免疫療法趨之若鶩,但蕭世欣提醒,免疫療法非萬靈丹,尤其全身都可能出現副作用,包括腦炎、甲狀腺炎、肺炎、心肌炎、胰臟炎及大腸炎等,所幸都可以經由藥物及時控制緩解。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