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3台柴液型機關車連結後,即可在全線拖動700T列車,突破坡度限制,提升搶修效率。(台灣高鐵提供)

    台灣高鐵推動軌道工業本土化有成!去年以來台灣高鐵陸續繳出與中鋼公司合作的「電車線維修工程車」、與工研院合作的「轉向架走行測試設備(BRT)」、與台車公司合作的柴液型調度機關車等亮麗成績單,再次寫下「國車國造」里程碑;2017年訂定的本土「維修物料5年占比倍增計畫」也超過預定的30%,達到36.2%之多。

 台灣高鐵2017年加速推動「維修能力自主化」及「維修物料在地化」,原定本土維修物料採購占比可從2018年15%倍增到2022年30%,最新統計本土採購金額約5.4億元,預計可達36.2%,遠超過原定目標。維修物料在地化的優點是成本降低,且交貨日期更穩定;目前共與國內131家廠商開發出1285件高鐵維修物料。

 過去5年,台灣高鐵公司也致力推動維修能力自主化。其中,電車線維修工程車可大幅提升維修效率;BRT則可讓列車最重要零件「轉向架」先在維修廠房內模擬時速300公里的運轉狀況,取代過往在廠內低速測試的費時費工做法;柴液型調度機關車更可突破全線坡度最大千分之35的難關,及「拖車一定要吃電」的動力限制,加速搶修緊急卡在正線的列車。

 此外,台灣高鐵也陸續打造「700T列車駕駛模擬機」、「列車動搖量測系統設備」、「軌道/電力/電車線/號誌等訓練教室」、「軌道智能化巡檢機車」等,大幅提升自主維修能量,成果豐碩。

 台灣高鐵表示,為了掌握關鍵技術,自2022年10月成立「系統研發處」,負責擬定「核心系統研發」與「設施技術改善」的中長期策略目標。過去因採取整體Turn-key統包且客製化,多數系統、設備都受限於原廠日商或德商等技術黑盒子綁定,隨著設備老化壽年到來,不斷墊高維運成本。高鐵公司在確保營運安全的前提下,先從非安全關鍵系統更新汰換下一世代設備,迄今已3年多,卓然有成。

 例如旅客資訊系統原廠設備停產、高單價及軟體技術綁定,台灣高鐵逆向研析工程技術,突破其核心資訊傳輸協定黑盒子,導入台灣資網通ICT技術資源,成功以全面國產化、世界級製造品質的面板,和導入後台資訊全新設計功能與架構,來更新與擴充設備。


高鐵苗栗站建築設計展現苗栗客家文化質樸的特色,更榮獲鑽石級綠建築標章。(台灣高鐵提供)

推動環保永續 高鐵準備好了
 近年來企業關注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策略,營運邁向第17年的台灣高鐵表示,未來5年(2023至2027年)ESG策略及目標包括推動環保永續、因應高齡化社會,以面對疫後社會。

 關於環保永續,在節能、儲能方面,台灣高鐵致力研議精進作法,例如:於車站執行電扶梯運轉時間精進措施、主線與場站持續追蹤實際用電情況,評估最適契約容量、傳統電梯換裝電力回生系統的綠色電梯、新增或擴建場站設施納入綠建築設計,或選用節電較佳設備、於辦公大樓安裝玻璃帷幕隔熱紙,以及持續評估規劃變電站儲能等。

 在綠色採購方面,台灣高鐵優先購買有環保標章、綠色標章、碳足跡標籤、減碳標籤等對環境衝擊較小的產品;開發新進廠商時,透過供應商規範要求廠商恪遵相關環境法規,以扶植綠色產業並落實環境保護。

 高齡化社會到來,台灣高鐵持續優化旅運服務軟硬體,例如各車站蹲式廁所加裝扶手、坐式廁所更換免治馬桶座蓋、月台列車資訊顯示看板優化、票務服務優化等;另持續增設台北站電梯、新竹站站前雨遮改善、嘉義站/台南站車站出入口門扇自動化、苗栗站/彰化站/雲林站公車月台無障礙延伸島優化、車站哺集乳室優化評估等。

 另外後疫情時代,抗菌材質商品廣受歡迎,台灣高鐵也計畫將旅客可觸及的座椅餐盤、椅套布、空調濾網等材料增加抗菌功能,預計2023年開發完成後,陸續換裝。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