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19/05/26 中國時報 李欣恬
紙風車前身「魔奇劇團」成員利政南(左)、蔡毓芬(右)舞起彩帶,重溫劇團的點點滴滴。(姚志平攝)

紙風車劇團演遍全台大小鄉鎮的代表作《紙風車幻想曲》,將重返國家戲劇院,其中〈歡樂春節〉段落,總編導李永豐突發奇想,找回早年孕育紙風車的搖籃、魔奇劇團成員,擔任演出、製作,其中包括目前在劇場界專職服裝設計的蔡毓芬、黎明技術學院藝術學群的群長利政南等人,準備和年輕人齊飆藝。

李永豐表示,劇場界代代傳承、持續付出的精神,就是愛屋及烏的精神,「這群人步入中老年,平時分散各地,但仍願意回來練習,團結一心,只為做好戲,這就是紙風車傳承的精神。」

關廁所實驗 染出螢光彩帶

蔡毓芬踏入劇場30多年,大夥兒喊她「爆炸姐」,這個特色綽號,來自她小時候有顆爆炸頭,進了劇場就沿用至今。

蔡毓芬表示,當時魔奇劇團招考團員,她帶著對劇場的嚮往報考,加入後擔任服裝設計、服裝管理,兼作化粧、道具製作等工作,有時也兼演戲,「那真是美好年代,雖然我們什麼都沒有,但大家很有創意,即使是撿舊衣服回來做服裝,也甘之如飴。」

〈歡樂春節〉有「會跳舞的書法」之稱,其演出特色是在黑暗中,觀眾可看見繽紛飛舞的彩帶。這個作品的誕生關鍵之一,是來自當年蔡毓芬把自己關在廁所裡,和各種化學染劑抗戰,最後染出第一代的螢光彩帶,供團員使用。

蔡毓芬說:「染劑很毒,但是我為了做出李永豐心中的想法,就把自己關在廁所裡不斷地實驗,才調出當時所使用的藍色。」

與後輩排練 找回以前感覺

利政南現平日從事學生教育、傳承工作,睽違已久再上台演出,他表示,和年輕演員們一起排練,不怕手痠,「很是熱血,以前的感覺又回來了。」

這次老資深團員回歸,帶給年輕演員不少士氣,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敏宜表示,紙風車的精神,自魔奇時代延續至今,給孩子做好戲的初衷從來沒變過,靠著民間力量完成319下鄉巡演計畫,把劇場帶到全台各地,目前368下鄉巡演工程也在進行中,還有反毒校園巡迴,同時也推出藝術待用券、紙風車認同卡、以及小額捐款等方式,讓更多人有機會參與劇場。

演出將於5月31日至6月2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6月28日至29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7月12日至13日到高雄至德堂登場。

劇場界精神 就是互助合作

魔奇劇團在1990年代受邀到德國、奧地利等地演出。後排左一為李永豐,前排左一為利政南、左三為蔡毓芬。(紙風車劇團提供)

台灣表演藝術界早年有幾個團體如蘭陵劇坊、魔奇劇團等,其中的成員獨當一面,開枝散葉,在表演藝術不同崗位上發揮自身專業,利政南、蔡毓芬皆表示,「劇場界最珍貴的精神,就是互助合作,不分你我的精神,有時比家人還要親近。」

魔奇劇團是1986年,奧地利MOKI兒童劇團來台演出、舉行研習營,當時益華文教基金會經由吳靜吉、胡寶林建議,取得MOKI劇團同意,將其團名中譯成「魔奇」,成立兒童劇團,初期核心成員包括鄧志浩、李永豐、朱曙明等人。

利政南回憶,早年要把製作帶上國家劇院、到海外巡演,很不容易,「大家都很有革命情感,1990年那次到奧地利演出,我們人數不多,一起扛著組裝的戲台、道具、服裝等,在當地上演布袋戲結合真人演員的作品《哪吒鬧海》。」

利政南出生於1969年,來自彰化員林,小時候在學校接觸體操和舞蹈,在表演藝術還不被人熟知的年代,考上華岡藝校,一度和家裡鬧革命,離家出走,父親才答應他北上念書,走了表演藝術的路,有機會做自己喜歡的事。

利政南表示,「如果不是魔奇、紙風車,當年這一群人一起做劇場,現在我也不會有機會做教育傳承工作,讓更多孩子們感受劇場的魔力。」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