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百老匯音樂劇 場場完售

20210425・李欣恬/台北報導
在外百老匯熱演不斷的長壽音樂劇LPC,談論愛情、婚姻與人生故事,日前在台灣演出同樣造成風潮。(活性介面製作提供)


在紐約外百老匯熱演的長壽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簡稱LPC),近期在台熱演,全劇僅有4名演員,分飾50幾個角色,一口氣挑戰連演33場,全場票價皆千元以上,每場皆銷售一空並再加演。在位於台北市四四南村的小劇場空間裡,觀眾的熱力不減,形成一股特殊風潮現象。

4人挑戰連演33場
製作人陳午明曾在2007年引進這部作品在台演出,如今再重製,他表示,演員能一上台就受到觀眾歡迎,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經過時間的累積;這次擔任演出的演員,其中兩位曾演過LPC,隨著年紀增長,有不同的資歷累積,又更上一層樓。

 《LPC》劇中有20段愛情、婚姻與人生故事,1996年在外百老匯首演,之後陸續在倫敦、北京、台北,都有不同製作團隊演出,2019年還有香港粵語電影版。這次參與4位台灣音樂劇演員,包括陳品伶、鍾琪、蔡邵桓與周家寬。

 音樂劇的音樂是不可少的元素,陳午明表示,這是一部從裡到外都輕鬆、容易親近的作品,「能和每個人的人生經驗共鳴,音樂編制只有小提琴和鋼琴,可編排得很繁複,也可簡約呈現,具有表現彈性。」

 導演孫自怡表示,劇情和音樂的結合非常緊密,「除了有寫在樂譜上的拍點,還有寫在劇本裡,演員必須在固定的音樂長度裡,完成換裝和切換角色。」

劇情貼近現代背景
 此外,由於《LPC》是1996年作品,孫自怡表示,為了更符合現在的時空背景,劇中略有調整,如新增新冠肺炎、使用交友軟體Tinder的段落,和現代觀眾更有共鳴。

 對於演員而言,以全英語演戲,必須在口語表達和語氣揣摩下功夫,周家寬表示,「但這是一個很過癮的挑戰,可以大唱這部精緻的作品,非常幸運。」

 在2007年就曾參與演出的鍾琪表示,隨著年紀漸長,更能理解劇中角色心境變化,「我們從年輕人演到老年人,轉換不同的聲線,還要一直更換衣服,對於關係裡的不同邏輯和面向,也要掌握好。」

 陳品伶同樣曾演過這部作品,她表示,在短時間內變換不同的年齡,十分過癮。蔡邵桓則表示,喜歡和大家一起完成這部作品,並在過程中發現新的趣味性。

音樂劇融入生活 故事更好看
台產音樂劇題材取材生活故事,易引起共鳴。圖為音樂劇《再一次,夢想》劇照。(刺點創作工坊提供)

 亞洲地區的音樂劇發展,要屬韓國最為完整,可為借鏡,在疫情前,每年在首爾的大學路上,有萬場音樂劇上演,過去長年在世界各地欣賞不同風格音樂劇的製作人雷輝表示,「音樂劇若發展得好,可以是國家文化的基石,演員集結歌唱、演戲和跳舞能力於一身,是表演者很好的訓練。」

 雷輝的本業是科技業,本於對音樂的喜好,近年開始嘗試製作音樂劇,如綠光劇團的《再會吧!北投》,就是他花費許多時間的作品。他表示,音樂劇是西方歌劇的延伸,「歌劇以較為傳統的方式描述一個故事,音樂劇(如百老匯)希望能帶有一些娛樂特質、好看的舞蹈以及煽情音樂、好聽的旋律等,介於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之間,還可以融入生活元素,更接近現實生活。」

 雷輝表示,音樂劇能帶給觀眾歡樂和感動的元素,還能訓練演員不同的表演技能,幕後工作如編劇、編曲都是很好的訓練。

 雷輝觀察,音樂劇想從作品走向產業,必須從小規模做起,「韓國之所以成功,是靠小型音樂劇開始培養人才,然後一步步放大到成為韓國影視產業的根基。紐約的百老匯也有分不同的規模,有小型演出和大型演出,不是一蹴可成。」

 雷輝表示,20年前,韓國和台灣一樣,正在摸索音樂劇,「現在已經有一定的規模,韓國的影星幾乎都是從音樂劇訓練出來的,有歌唱、跳舞和演戲,另外,韓國音樂劇的編劇也非常專業,能有完整的故事,可以說是為整體文化產業打下最根本的基礎。」

 雷輝表示,台灣已有成熟的表演人才,但欠缺基礎建設,「目前好像每個創作,都得要上國家戲劇院,但其實創作有很多面向,可以從小劇場做起,了解觀眾想要什麼,累積了能量之後,就能再更進一步。」

 從1980年代作曲家李泰祥的音樂劇作品《棋王》開始,台灣陸續有音樂時代、綠光劇團,果陀劇場、躍演劇團、瘋戲樂、刺點創作工坊、C MUSICAL、唱歌集音樂劇場等團隊,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台產音樂劇,實驗出新可能。

 唱歌集音樂劇場團長詹喆君表示,她期許音樂劇能和觀眾多多交流,因此團隊的作品,主要以身邊人的生活題材為主,如近期探討音樂劇現象的《大家都想做音樂劇!》、《我家大姊0空窗》等作,

 刺點創作工坊藝術總監高天恒表示,他最初在製作音樂劇時,曾思考過要演出原創音樂劇還是買版權音樂劇,「那時考量到經費,開始嘗試做原創音樂劇,劇情內容也以身邊人故事為主,而且是以喜劇為基調,希望能和大眾溝通。」

 高天恒表示,近期他也開始嘗試製作給兒童欣賞的音樂劇,「我們試著了解現代的孩子需要吸收什麼樣的觀點,和我們小時候又有哪些不一樣,作品的概念都希望能讓大家看得輕鬆。」

新形態字幕 舞台大加分
《大家都想做音樂劇!》探討音樂劇的可能性與現象。(唱歌集音樂劇場提供)

 音樂劇該不該有字幕,一度引起劇場討論,有人認為,一但有了字幕,觀眾會分心,錯過舞台上的表演;也有人認為,並非所有的觀眾都能理解所有語言,有字幕是為觀眾服務,有不同意見和考量。

 刺點創作工坊藝術總監高天恒表示,台灣觀眾和歐美觀眾習慣不一樣,在視覺上習慣有字幕,包括從小到大看的電視都有字幕,「我認為上字幕是另外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中文的字詞書寫,可以看見旋律,還有值得玩味的雙關語,例如一首歌,同時提到家人、佳人,這種有趣的雙關,看見字幕會更能體會。」

 高天恒表示,字幕確實容易讓人分心,「但是這可以同步設計在製作層面,精心編排的字幕位置,會有新形態出現,為舞台加分。」

 音樂劇製作人張宋耀認為,觀眾有權利明白歌詞的內容,「以中文音樂劇為例,其實聽得懂中文的觀眾,不會完全地緊盯字幕,而是會看一眼就回到舞台上。」張宋耀表示,字幕的製作也考量到經費與成本,「上字幕的成本其實非常高。」

 音樂劇製作人雷輝表示,一般而言,如果以當地觀眾語言演出,應該不需要字幕,音樂劇的對白,假如觀眾聽不懂,代表詞曲咬合不夠好,「但台灣比較特別,有人母語是台語,有人是客家話,有人是中文,共同的語言是中文,之前再會吧北投全劇台語演出,考量有觀眾聽不懂,我們就在唱歌的時候,打出字幕,讓觀眾可以理解內容。」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