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肉品跟著原包膜切入,吃多恐影響健康(圖/民眾提供示意圖)

根據調查顯示,許多進口肉品通常外面都有「原廠包膜包裝」,若長時間運送,「原廠包裝膜」,許多業者都是帶著食品原包膜直接切入,如這樣分裝給民眾,專家指出,恐會造成食安問題。

 

台灣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常出現在生產、加工、儲存、運送及烹調過程中,而近年來擴及各類食品,如黑心油、塑化劑、瘦肉精、毒澱粉、食用酒精內含工業酒精成分、麵包檢出人工合成香精、豆干含工業染劑二甲基黃、金針、竹笙殘留二氧化硫過量、潤餅皮添加工業漂白劑及合成蜂蜜等。

 

因為疫情影響消費,大部分的民眾都以直播購買取代傳統肉品,不過這也隱憂因為進口食品包裝袋而產生食安問題,維也納醫科大學(Med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研究8個不同國家的成人糞便,發現樣本中都含有塑膠微粒,令人驚豔的是,研究指出,其中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和聚丙烯(PP)含量最高!研究發現指出,這兩種塑膠廣泛用於一般市面販售的肉品、蔬果、寶特瓶等食品都有!

近期就有家庭主婦在網路分享,現在常常購買進口肉品,但很多業者都會帶著包裝膜跟肉品一起分切,這樣恐會有「塑膠微粒」殘留在肉裡面的風險,進而到民眾的口中,可能造成食安疑慮!因食品包裝(原包膜)帶肉切會有存在著微塑膠在網路引發話題!

專家建議民眾「原廠包裝膜」帶肉切應要注意分開切會比較好,另外中醫建議:胃好,百病無,平時應該注意調整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保持腸胃健康,才能擁有彩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