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是早期工業的基礎,東北角瑞芳一帶的礦鄉過去曾因礦業而繁榮一時,如今隨著歲月更迭,採煤走入歷史,青壯人口紛紛外移就業,不僅城鎮風貌日漸凋零,連下一代對於家鄉與社區也感覺陌生。

 

為了讓孩子能走進社區,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新北市瑞芳區濂洞國小的熱血雪教師林雍尉、花慈璐、李唯聖與劉意婕,結合了地方、生活、藝術、數學、語文與資訊教育,共同設計出「出發啦!水圳探險隊」創意教案,帶著中高年級的孩子走出教室,一探礦鄉水圳,看見昔日風華。

 

克服偏鄉人力不足,走有意義的路

位處偏鄉、學生人數不多,堪稱為迷你小學的濂洞國小,師資人力並不充裕,學生也採混齡教學,但老師們仍透過團隊協作支援、堅持帶中高年級的孩子走一條「有意義的路」。在思索主題與查找資料時,意外發現選煉廠與水圳間的關係,於是老師們蒐集更多的文獻,經過交叉比對與實地踏查,仔細推敲與驗證水圳系統的發展脈絡,並將原本單純的課程設計提升為專題研究,於是這堂以水圳為主題、探索教學為策略的課程,就此展開。

 

原來「金瓜石礦業圳道及圳橋」是台灣罕見的礦業水圳系統,雖然早在2005年就被指定為市定古蹟,連座落在台2線濱海公路旁的水湳洞選煉廠,也在 20073 月指定為歷史建築,但直到20199月台電公司舉辦「點亮十三層」的點燈活動後,才讓塵封已久的選煉廠與在地記憶重新被喚醒。

 

雖然活動後讓這裡成為網美拍照打卡新景點,但卻未引起文化觀光熱潮,連日治時代建造、供應水湳洞選煉廠龐大用水需求的水圳系統也少有人知,地方感薄弱,而且這些珍貴的文化資產,正因歲月流轉逐漸消逝在荒煙蔓草中,伴隨著耆老逐漸凋零,未來,礦山文化將不復記憶。

 

林雍尉老師表示,「我們希望保存地方知識與傳承地方文化,透過實地踏查增加孩子與環境的互動,並運用探究教學的策略將課程活動化,以任務型態引導孩子觀察周遭環境,覺察及體驗生活之美。」老師們期望孩子能透過課程認同地方價值,建構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成為具備在地關懷與全球視野的現代公民。

 

從素養出發,有策略地帶孩子探索學習

既然保存地方知識與傳承地方文化的本位課程刻不容緩,老師們決定以「水圳」為主軸,設計地方本位的素養導向課程,運用探究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利用舊經驗學習新知識,藉由與環境互動的過程提升地方感。

 

這堂課參考了學者Clifford E. Knapp2005)所歸納十種認識地方的方式,依據礦山特性作為設計概念,發展出「前導課程→實地踏查→在地體驗→課程統整」四階段的探究教學。為了豐富課程體驗,在教學策略上還特別邀請地方耆老協同教學、結合資訊科技解決問題,透過親身體驗提升地方感,讓孩子感受有別於傳統課室的學習,藉此提升學習動機與成效。

 

一開始的前導課程以「礦業聚落‧水從哪裡來」為主題,帶學生認識地方的發展歷史與文化資產,提問選煉廠從何處取得水源,並引導學生認識黃金水圳橋,學習使用Google 地圖搜尋及規劃學校到社區籃球場與三層橋的步行路線,同時請孩子思考:「假如你是水圳工程師,你會如何規劃水圳路線?」讓他們從書籍查找圳橋資料,推測並標記可能的空間位置,討論圳橋位置、水源流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實地踏查階段則以「追本溯源‧尋找水足跡」為主題,鼓勵大家在事前一起討論踏查所需要的配備,探索走訪黃金水圳橋,課堂中並以闖關取代單向式的講述,一起辨認方位、觀察及運用行動載具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透過解決任務的過程進行探究並驗證假設。

 

在地體驗則是以「黃金傳說‧溪谷的秘密」為主題,邀請地方耆老陳石城擔任課程講師,帶領學生前往水圳取水點,指導學生辨認礦石,並於野溪進行淘金體驗,透過環境互動增加大家與地方的連結,有趣的是課程完全是以閩南語進行教學,讓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體驗;同時藉由共同欣賞影片「最後煉金師」,一起討論影片中淘金與煉金的方法。

 

最後階段的課程統整,以「再現風華‧ 水圳的未來」為主題,帶領學生回顧先前的教學活動,思考選煉廠的水到底從哪裡來?透過地圖回顧實地踏查路線,確認溪流分布與匯流地點,完整揭示水圳系統,引導他們思考水圳系統的意義與價值,深化對社區的關懷,在他們的心中埋下永續的種子。

 

持續反思與優化教學,豐富學習體驗

課程發展的過程中,師生都體驗到探索學習帶來的驚喜與成就。老師嘗試引導學生實作,設計從學校出發,走訪黃金水圳橋的一日遊程,由他們擔任最佳導覽員。

 

「過程中我們也不斷思考改進的方法。」林雍尉老師說:「例如可以將目的地鎖定在水圳橋,避免學生將路程拉到九份而跳過水湳洞;學習單可以改用地圖搭配流程圖的方式,讓學生比較有安排路程順序的概念,若能再加上時間軸,還能強化所需時間跟相對位置的概念。」除此之外,所設計的遊程中還可以結合社區資源或產業,把遊客中心、在地商家的餐飲服務和DIY活動內入其中。

 

回憶起展開踏查當天,林雍尉老師記憶猶新,原來孩子們已做好準備,信心滿滿的出發,沒想到出乎意料的狀況卻接踵而來。例如遇到非預期的小路該前進嗎?面對岔路時又該如何選擇?這些生活可最真實的情境一一上演,在在考驗著孩子的素養表現。可喜的是,這群孩子能充分運用資源,例如利用行動載具、路邊的指標和地圖,幫助自己判斷位置,甚至鼓起勇氣詢問經過的路人,最後有效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課程結束後,許多孩子不約而同對老師表達感謝,他們紛紛表示:「我覺得老師真的很用心的在設計任務」、「謝謝辛苦的老師們為我們設計這麼好玩的戶外課程」、「 謝謝老師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孩子的真情回饋,讓教學團隊的老師們都紅了眼眶,因為知道付出有了收穫,這份鼓勵支持他們繼續為偏鄉教育努力,努力發展出更多具有在地特色的素養導向課程。

 

以創新為礦鄉未來發展挹注活力與能量

不只學生收穫滿滿,老師們也從做中學,不斷優化教學與課程的內容。比方說雖然帶孩子思考黃金水圳橋的未來,但考慮到缺乏課後後續的實踐行動,老師們也開始思考讓孩子實際真正扮演起導覽員工作對外解說、嘗試製作文創商品宣傳文化資產的可行性。

 

為了提升學生的動機與成就感,課程可以設計出晉級獎勵制度,依據該年段應具備的素養進行考核,例如參與三次課程可獲得礦工徽章、完成所有任務並發表可獲得礦長徽章等,藉此鼓勵孩子參與。

 

「我們希望藉由生動有趣的學習,讓學生培養主動探究的態度與方法,藉由蒐集與整合資源進行問題解決,理解礦山文化在時間與空間的發展脈絡。」林雍尉老師說明,透過實地踏查提升他們敏銳的觀察力與好奇心,結合在地體驗與環境真實互動,學習地方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引導學生們運用多元符號表徵進行溝通表達,促進人際互動、鼓勵團隊協作,一起達成共同目標。

 

他說:「另一個目的是讓學生體認到文化資產的意義與價值,未來他們或許可以用文化觀光來活化地方產業,幫助社區永續發展,留住更多年輕世代在家鄉發展,再現礦山榮景。」

 

以熱情和創新教學澆灌偏鄉教育,不僅給孩子一雙創意的翅膀,讓他們有能力、有方法,大膽飛向未來,展現精彩,也獲得2020微笑台灣創意教案翰林出版教育優先獎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