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19/09/20 中國時報 王莫昀
味全連4年舉辦學生新品開發競賽,結果由「酪肉強食」獲得冠軍,抱走30萬元獎金。評審委員樓永堅教授(右三)與朱中亮博士(左一)與冠軍隊合影留念。(鄧博仁攝)
比賽模擬業界食品開發過程,直擊現場進行產地溯源、挖掘台灣好味道。圖為獲得佳作的「洄瀾之味」組。(鄧博仁攝)

味全2019年學生新品開發競賽昨日決賽結果出爐,來自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的「酪肉強食」隊伍,以台灣在地酪梨製成低熱量冰淇淋,一次推出椰奶寒天、屏東可可粉及香水檸檬三種口味,視覺及味覺的多重饗宴獲得評審及消費者一致肯定,贏得30萬元冠軍大獎。

連辦4年 40校開發新品

味全為培育台灣年輕人才,連續4年提供學生新品開發創意的舞台,至今已吸引超過300位學子、近40所大專院校一同參與。由於競賽知名度持續成長,今年相較首屆增加近一倍報名人數、過半數隊伍是由老師推薦參賽,顯示競賽在校園中已扎穩基礎,影響力遍及全台。開賽至今,已累積開發超過40項創意新品。

味全董事長陳宏裕表示,「新品開發競賽投入資源屢創新高。我們提供年輕人發揮創意、勇敢做夢的舞台。未來也將持續挹注資源舉辦實戰競賽,培育新一代的職場實戰力,藉由競賽傳達我們堅持高品質的初衷,提供讓消費者安心的優良產品。」

打造舞台 落實創意夢想

這次活動評審、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朱中亮指出,這次比賽強調在地食材,但將在地食材真的融入商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次比賽同學們都做到了,十分難得。像是拿到第一名的「酪肉強食」隊,將嘉義中埔小農口中的幸福果(酪梨),其中的幸福意象,忠實地落實為一般民眾吃了會感到滿足、具撫慰性的冰淇淋就值得讚賞。

朱中亮指出,味全投入千萬舉辦這項比賽,打造的是實戰競賽,讓學生實際動手,經過3個多月,將想法落實,與一般業界比賽最大不同是,從選題、企畫,到產品試做,都會有來自味全的專家擔任業師,一步一步帶著同學操作,花很多時間教導,投入很多心力,對於味全培育人才的努力,是很值得給予鼓勵的。

今年比賽有更多來自不同學校、科系的學生,還有來自屏東、花蓮隊伍晉級決選,評審、政大教授樓永堅指出,他發現許多同學來自非食品本科系,但表現不輸給專業同學,且這次同學平均年紀只有20歲,是歷年最年輕的一屆,許多還在大三,但同學在比賽中不論是口味、包裝等表現都有一定水準。

業師傾囊相授 學子收穫滿滿

連續4年提供學生新品開發創意舞台,味全舉辦的2019年學生新品開發競賽參賽人數創下新高。奪得冠軍的「酪肉強食」隊、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同學王丹穎指出,雖然前一天熬夜,排練以歌舞等方式呈現報告很累,但看到辛苦的研發成果拿到冠軍,覺得一切都值得了,而透過參加這項活動,也讓團隊體認到學校學習與實務有所落差,且從業師身上也學到許多學校不會教到的東西。

「酪肉強食」隊以嘉義中埔出產的酪梨,製做出不放乳化劑的酪梨冰淇淋,並以「卡酪梨」為名,凸顯產品低熱量,再以傑出的舞台表現呈現產品特色,在昨日的決賽脫穎而出。

王丹穎指出,競賽有許多關卡,每個關卡都有困難點,這個產品一開始要做企畫書,但他們隊員都是食品背景,從沒有認真的寫過一本完整的企畫書,像是為什麼選酪梨、酪梨適合做什麼商品、做成冰淇淋後對怕酪梨的人又要怎麼辦,這些都需要經過不斷檢視學習一一克服改善,過程中味全業師很貼心的指導他們,如何因應。

「酪肉強食」團員發覺近來國際食品界流行的酪梨商品,且台灣也有小農種植,但外界並不清楚,因而設定以單純不要有負擔為商品核心,以酪梨取代一般鮮奶油油脂,做成冰淇淋,讓消費者吃冰淇淋不要有罪惡感,不要有包袱。

不過,他們發現光一個試吃就是一門學問,以前在學校頂多在園遊會拿去賣,看反應,但是味全這項活動是找專門團隊去做試吃,期就試吃反應修改產品達到最符合消費者期待的水準,王丹穎透露,這其中有許多過去沒學過的,即使查資料也不太理解,像是冰淇淋試吃要給多少份量?對於香水檸檬口味要如何引導喜歡酸甜滋味的人來試吃等等,參加這次活動中,讓他們從中學習到很多。

拿到佳作的「洄瀾之味」花蓮東華大學國企系許瓊文指出,參加這次比賽,對他們的挑戰是,團員都不是食品科系,很多不懂,像是相關法令,食材衛生安全,很多知識上網查也查不到,畢竟隔行如隔山,但這些在味全業師的指導獲得一一克服。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