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封經濟 小老百姓窮到發慌

20210726・洪凱音/台北報導
疫情爆發後,各行各業受衝擊,荷包大縮水,高達6萬多人申請保單紓困,金額高達61億。圖為行人行經冷清的西門町街頭。(本報資料照片)

壽險業辦理保單借款紓困情況一覽表

    全台三級警戒長達2個多月,不僅百工百業受影響,不少基層民眾已經「入不敷出、窮到發慌」;根據壽險公會統計,國內22家壽險業共同推出年利率1.28%的保單借款紓困專案,短短20天(7月1日至20日)的時間,申請人數已多達6萬7688人,核准貸款額度突破61億元;由於保單紓困單一額度上限僅10萬元,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小錢能湊到61億元,代表這些錢是解救基層民眾的「燃眉之急」。

上限僅10萬元 6萬多人搶
 壽險公司表示,保單借款紓困專案自7月1日上路,核貸額度與申請人數呈「穩定成長」,顯示民眾有現金周轉需求。

 吳大任分析,5月中全台進入三級警戒,但從主計總處5月底統計結果得知,全體受僱員工中,周工時低於35小時者暴增逾60萬人、總計達79.2萬人,不僅餐飲、服務業等小商家生意受影響,基層員工的收入也驟減,是保單紓困需求增加主因。

 吳大任表示,本土疫情來襲,對製造業、科技業員工收入影響不大,但內需消費受挫,卻讓弱勢者更顯弱勢,工作不穩、沒收入,急需現金周轉,保險公司的保單紓困,恰巧解決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內需消費受挫 需現金周轉
 公勝保經發言人郭莉芳表示,民眾千萬不要有「不借白不借」的心態,取得保單紓困後拿去投資股市、ETF,在金融市場動盪之際,最後要支付利息還雪本無歸。

 郭莉芳建議,既然借款是「紓困」用途,就該先盤點資源、做好「存糧」準備,若因家庭收入減少而借款紓困,這筆10萬元應該拆成3、4個月省著用,度過疫情難關。

 若民眾已有高利率的負債,郭莉方認為,不妨拿1.28%的保單紓困來「理債」,減輕負債壓力、避免自己陷入負債的惡性循環,也是善用貸款的方式之一。

先借來理債 減輕負債壓力
 全球人壽表示,因應本土疫情嚴峻,為關懷受疫情影響的保戶,包括非自願性減班、無薪假、甚至失業等狀況,而影響穩定收入,各家壽險公司自7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對經濟陷入困難的保戶提供「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年利率1.28%、利率優惠期間為3年,藉此減緩保戶的經濟壓力。

 不過,全球人壽也提醒,並非每張保單都可用於申請紓困,保單必須要有「保單價值準備金」,如定期意外險、定期醫療險就不適用於紓困申請,此外,也特別提醒保戶,若不幸發生保險事故,貸款本息將從理賠保險金中扣除。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