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呼籲,政府應取消起造人餘屋課徵囤房稅的不合理規定。(本報資料照片)
建商面臨囤房稅政策、碳費即將課徵、通貨膨脹、建材成本高漲等4大挑戰,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眾多因素疊加,讓營建成本持續高漲,最終轉嫁到終端房價。他呼籲,政府應取消「起造人」餘屋課徵囤房稅的不合理規定,以健全房市。
根據主計總處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52%,仍突破中央銀行的通膨警戒線2%,顯見國內通膨問題未減。陳勝宏提及,近幾年營建工料大漲3至5成,缺工造成工期延宕的問題仍在,再加上碳中和以及即將開徵碳費,興建成本不斷墊高堆疊下,房價難見下跌。
陳勝宏指出,國內預計在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首批對象包括供應主要建材的鋼鐵及水泥業。然而,為達到淨零轉型,這些產業將需要資金挹注於設備汰換與製程改善,相關成本勢必轉嫁到建築造價及房價等終端價格。
因此,陳勝宏建議,建築業應與公私部門及相關專業協同努力,例如政府應鼓勵低碳材料與工法的研發、鼓勵廠商提升設備效率,建築師則可以關注建築設計如何更完善;透過各方共同推動,才能成功構建低碳營建環境,使建築物減碳更易實現。
另外,針對囤房稅2.0,陳勝宏分析,市場上所有的待售商品,都沒聽過有課徵「囤貨稅」,卻針對建商投入勞力資本興建出來的房屋課徵囤房稅。而房屋是建商生產的產品,屬於存貨而非囤貨,唯一目的在於銷售;不僅生產過程可以帶動經濟成長與就業機會,生產結果亦能增加市場的房屋供給、平抑房價,絕非進行投機。
「建商餘屋因銷售不佳被視為『囤房』而課以重稅,欠缺課稅的正當性。」陳勝宏指出,目前房地合一實價課稅,對於發生虧損者可以不用繳稅,但對於賣不出去的房子卻仍需課稅,甚至可能面臨高達4.8%的囤房稅,對生產者極為不合理。
陳勝宏說,建議中央修訂《房屋稅條例》,取消對起造人餘屋課徵囤房稅的規定,或至少延長待銷售期間至取得使用執照後的5年,盼透過修正法條,健全房市。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房市下半年將呈現價量持穩狀況。(本報資料照片)
下半年價量持穩 業者籲放寬貸款成數 美國聯準會(Fed)降息聲浪大,再加上國內近期股市屢創新高,提升購屋信心。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目前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下半年房市將呈現價量持穩;融資管制措施應該考量實務情況,維持整體開發活動與交易市場的安定性,也應該進行調整,放寬貸款成數以利整體房市。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買賣移轉棟數約17.68萬棟,為10年來同期最高。陳勝宏表示,上半年房市再呈現交易熱絡氛圍,對於下半年房市走勢,多數專家也樂觀看待,主要是大環境利多因素未有大變動,提升民眾的購屋信心。
陳勝宏指出,美國聯準會暗示9月可能降息,勢必牽動國際金融走勢,市場預期台灣也將隨之跟進。然而,日本因長期低利率,許多投資者藉由借日幣進行投資。如果日本政府因應金融趨勢轉向升息,投資者可能會因為日幣利差縮小而撤資,將日幣返還,連帶影響租金回收動能。若台灣同時降息,兩者影響可能互相抵消,預期國內房市下半年將呈現價量持穩,較難出現大幅波動的情況。
另外,陳勝宏指出,當前房市已趨於穩定,央行不合理的融資管制應進行檢討調整。他建議,取消購地貸款「18個月內動工」的不合理限制,因為建築過程涉及複雜的行政程序;再者,解除「購置高價住宅貸款」限制或提高其金額,即使繼續維持「購置高級住宅貸款」之管制,隨10年來原物料及工資巨大漲幅,其金額標準亦宜提高,例如將台北市標準放寬至1.4億元或100坪以上。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