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醫學」現正夯,屏東榮民總醫院家醫科醫師范亞萱(右)開設運動處方門診,透過個人化運動處方讓患者能安心運動,也藉此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謝佳潾攝)

 「運動醫學」並非運動員專屬,擁有3項相關專業證照的屏東榮民總醫院家醫科醫師范亞萱,為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推動疾病族群運動普及化,特別開設運動處方門診,透過個人化運動處方讓患者安心運動、達到預防疾病效果。

 范亞萱指出,家醫科有很多代謝症候群、肌少症、骨質疏鬆症等患者,治療他們的方式除用藥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改變生活習慣,包括飲食控制與運動,也就是現在正夯的「運動醫學」,但很多人都誤解「運動醫學」是運動員專屬。

 范亞萱說,「運動醫學」是醫院到運動場的橋梁,對一般人來說,運動場可以是附近公園、學校操場甚至是家裡客廳,所以不管是職業選手運動傷害後要重返賽場,或是多重慢性病患者想開始運動、但又擔心身體無法負荷,又或長期肩頸痠痛的上班族,都可藉此治療。

 但她發現,很多病患都認為自己沒辦法運動,或者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運動,恰巧她對運動很有興趣,也擁有國際私人教練、矯正運動及銀髮族運動訓練等3項證照,因此特別開設運動處方門診,透過個人化運動處方協助患者安心運動。

 她強調,任何疾病、年齡層都能找到適合的運動,但大家目前比較缺乏這個概念,尤其是老人家,他們都覺得自己不需要運動,但其實不然,據許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運動可協助控制三高、緩解慢性疼痛、預防失能等,因此也盼運動處方門診能替大家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

 「原來我有這些症狀!」掛家醫科門診的魏姓婦人指出,她平常除了到公園走路、以及每周跳舞1次外,幾乎不太運動,也沒發現身體有何不適,直到看診後才知道自己的肩頰骨與背型都有問題,所幸醫師及時提醒,而且改善姿勢的動作很簡單,她回家自己做並不難。

 屏榮表示,因每個人的疾病狀態及運動目標都不一樣,所以訓練也非一體適用,如青年人主要是矯正姿勢、中年人則需運動與營養同時搭配。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