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21日 04:10 中國時報 李怡芸/專訪
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羅浚濱攝)

近日蕉賤傷農,看似廉價不起眼的香蕉,曾串起「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珍貴情誼。在沈春池文教基金會「遷台歷史記憶庫搶救計畫」中,民國38年撤退來台的榮民金德培便指出,當時一下船,高雄民眾就送上香蕉祝賀他們平安抵台。老一輩凋零中,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沈慶京感慨,這些資料、影音採集下來,既反應了省籍與地域的自然融合,也讓今人更懂得感念先人,尊崇孝道。

一串蕉打破省籍隔閡

已故的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也在「遷台歷史記憶庫」中留下身影,指出當時剛到台灣,就拿身上的「一個大頭」(袁大頭)買了很多香蕉。沈慶京笑說:「不像台灣啊,大陸北方的人一輩子都沒見過香蕉的。」他以「艱苦的生活『情趣』」來記憶那段歲月,也因自己心頭隱隱作痛多年的「省籍邊緣人」身分,而更期待大家從影片中看到「老一輩的人在那個年代在小島上努力奮鬥,從陌生到不陌生,從隔閡到融合」。

沈慶京不諱言童年因「省籍邊緣人」身分而孤獨,祖籍福建詔安的父親沈春池,1948年便因為熟悉閩南語而被調派來台,當時外省孩子視會說閩南語的沈慶京為本省人,本省籍孩子又因他隨軍來台的眷村子弟身分而視為不同掛,但也讓他「就是希望兩邊都打破隔閡」。這段遷台的歷史記憶,也將成為揚州京華城長達2.7公里的「空中文創影視一條街」中的「靈魂」,沈慶京試圖藉此打破兩岸近年的政治隔閡,訴說老百姓經歷抗日、國共內戰的生活辛酸。

老一輩在島上的奮鬥

3年前開始推動「遷台歷史記憶庫」的收集計畫,與沈慶京追憶父輩來台篳路藍縷的生活不脫關係,憶及小四那年便撿垃圾賺零用錢,沈慶京說:「我曾為了向母親要1毛零用錢,哭了1個多小時也沒用。」至此他知道家裡確實經濟拮据,再未向家裡要過一分錢。

沈慶京感慨父輩的家國情懷,始終視生活的辛苦為時代命運,說起父親生前便擬好的墓誌銘:「一生辛勞,只為興家;半生戎馬,志在報國」,沈慶京仍不免紅了眼眶。

兩岸距離在一念之間

沈慶京強調如今已過了「暴力取天下」的時代,兩岸的距離只是「一步之遙,一念之間」,一如他1998年寫下自己《突圍》的故事,他看祖輩當年逃難都能勇於出走,如今「把自己孤立起來有什麼道理?」透過「遷台歷史記憶庫」的前人記憶,他期待兩岸都能走出區域性的暴力之爭,以經濟力崛起,走向世界。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