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6・林宏聰/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推出大高雄歷史常設展,「漫話高雄」讓民眾更了解家鄉故事。(高史博提供/林宏聰高雄傳真)


「歷史一直在你我的生活裡流動!」2020年是高雄從「打狗」改名滿百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規畫「大高雄歷史常設展」,選在9月1日改名日開幕別具意義,透過印象高雄、歷史高雄、數字高雄3大展區,帶市民更親近故鄉。

 1920年9月1日「打狗」改名「高雄」,海港、鐵道路網引領台灣邁向全世界,高史博歷經3年籌畫,在高雄滿百歲的9月1日,為「大高雄歷史常設展」揭幕。

 開幕儀式當天,高市副市長史哲、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長禹道瑞、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所長加藤英次、外交部南部辦事處長莊恆盛、高雄市議員康裕成、李雅慧、高市文化局長王文翠、高史博館長王御風及200位貴賓共襄盛舉,因疫情無法出席的日本京都市長門川大作、京都市右京區長北川洋一,更親自錄製影片跨海祝賀。

3大展區 融入現代科技
 史哲致詞表示,市長陳其邁強調「無史不成國,鑑往知來」的重要性,特別要讓高雄學生透過改名百年的慶祝或策展,了解城市發展的歷程。

 王御風說,縣市合併後,高史博研究典藏、展示教育均需擴充,廣納更多原高縣內涵,由於以往小型主題式的常設展不足以詮釋大高雄發展史,10年前陸續開始累積歷史常設展素材,今年推出第一階段「科技‧高雄」,未來將繼續透過河、港、鐵路網絡為子題,勾勒高雄百年歷史脈動。

 高史博是市定古蹟,受限於日治時期官署定位與建築工法,內部空間不大且有很多柱子、隔間,展示手法因此受限,特別採用單元分割式融入現代科技,搭配動畫劇場,第一階段「科技‧高雄」規畫「印象高雄」、「歷史高雄」、「數字高雄」3大單元展區。

沉浸式劇場 穿越百年城市
 「印象高雄」展示手法全台灣首創,使用偏光鏡呈現21張博物館典藏老照片,述說常民生活樣貌,為展覽拉開序幕。

 「歷史高雄」採用全台唯一20公尺寬、270度環景、15分鐘沉浸式動畫劇場演繹高雄歷史,穿越史前時代、鄭氏王朝、清代、日本時代、民國時期及當代高雄,看見百年來高雄人的勞動身影及城市、鄉村地景的變遷。

 「數字高雄」則藉由多媒體互動、抽取式學習卡認識高雄,常設展內的隱藏版小故事也等著觀眾來發掘。

高史博換新裝 打造網美輕食店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除了規畫「大高雄歷史常設展」外,也投入空間改造,推出文創賣店「榮町商行」、輕食商店「打狗喫」。(高史博提供/林宏聰高雄傳真)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除了規畫「大高雄歷史常設展」外,也投入空間改造,推出文創賣店「榮町商行」、輕食商店「打狗喫」、全新官方無障礙網站,引領在地居民重新認識故鄉,並讓高史博成為國內外遊客認識高雄的第一站。

 高史博館長王御風說,舊的高雄市政府建築於1939年(日本昭和14年)落成啟用,當時作為第二代高雄市役所使用,1945年至1992年是高市府所在地,經歷過228事件,陪伴高雄人走過80多年;1992年1月18日,市府搬遷至苓雅區合署辦公大樓,舊市府原址規畫成立高史博,1998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是全台首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歷史博物館,2017年改制為行政法人。

 高史博歷經3年籌畫翻轉空間,1樓東側打造「網美級」輕食商店「打狗喫」,店名源自高雄舊地名「TAKAO」,以山、海、河等地景特色為設計概念,落地窗引進愛河風光,營造明亮的休憩閱讀空間,透過在地特色選食,不定期辦理「喫文化」課程,讓生活與博物館自然重和。

 文創賣店「榮町商行」則以博物館前身、日治時期「高雄市役所」所在地區「榮町」為名,展售博物館自有文創品牌商品及主題選物,並與在地商家合作,展示商家歷史及職人故事。

 官網改造方面,建構全新無障礙官網,數位化珍貴文獻史料,透過史料文獻查詢系統建置,進一步推廣及札根「高雄學」,民眾可至高史博3樓「高雄研究文獻中心」發掘更多高雄故事。

 王御風說,高史博做為城市的歷史博物館,承載自1939年以來的城市記憶,見證高雄變遷,在「全球在地化」浪潮下,新博物館學興起,博物館成為新型態寓教於樂的大眾休閒場域,高史博歷經軟體改造與硬體更新,陸續展現在地厚實的文史能量,在慶賀高雄更名百周年的歷史時刻,與市民一起迎向新高雄。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