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2019/06/15 中國時報 林和生
屏東縣政府積極推動有機農業,恆春鎮生產的有機稻米,更成為半島有機種植的領頭羊。(林和生翻攝)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健康安全的農業在台灣逐漸受到重視,有機及友善農產品的需求亦日漸增加,屏東縣政府將推廣有機農業列為重要施政目標,目前除設置2處公設有機專區外,亦輔導農民團體設置自營的有機集團栽培區,並推動縣內中小學每周吃1餐有機蔬食,鼓勵學童從小認識有機農業。

根據統計,截至2019年4月底,屏東縣通過有機驗證農戶共232戶、為全台第6名,面積約888公頃則是全台第3,其中以屏東市農戶數最多,滿州鄉種植面積最大;另從事友善環境耕作農戶則達94戶,全台排名第7、面積約431公頃,則是

全台第3,其中以春日鄉農戶數最多,恆春鎮種植面積最大。

農產品種類多元

屏縣府鼓勵縣內農友依區域特性發展出不同特色的有機友善農產品,包括三地門及泰武的原鄉咖啡,滿州鄉的特產雨來菇與黑豆,另有屏北鄉鎮的檸檬、鳳梨,加上短期葉菜與稻米,種類相當多元。

以前,《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用於有機農產品管理時,部分規範缺乏彈性,不利於產業發展,縣府統計從2014年元月至今年5月底止違反《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的案件,其中品質檢驗及標示檢查違規者各計10件。

屏縣府農業處長黃國榮表示,由於《有機農業促進法》已於今年5月底開始施行,縣府已規畫下半年度舉辦「有機農業促進法宣導說明會」,向縣內農產品經營者宣導應注意事項,包含標章、標示、品質、展示及廣告等,避免誤觸法網。

在屏縣府推動下屏東縣專門從事有機生產的合作社逐年增加,如健康菜生產合作社、禾佳有機農產運銷合作社、鴻旗農特產品生產合作社、植物之家農特產運銷合作社,近來又陸續增加江夏蔬果農產品生產合作社及大武有機生產合作社。

推有機農夫市集

此外,位於屏東縣的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有「屏東縣春日鄉歸崇社區發展協會」,全縣從事友善環境耕作農戶76%以上為該協會所輔導登錄。

為讓農民生產的有機農作物銷路暢通,屏縣府除協助農友供給全縣中小學營養午餐團膳、有機店、有機農市、連鎖賣場及契作外,為服務有機個體戶,更在屏東大學民生校區於每周六上午設有有機農夫市集,作為有機農戶與民眾直接面對面的交流互動,不僅能讓消費者充分認識有機農產品,更實質提升農戶收益。

工程師揪設計師弟弟返鄉務農

賴恆裕(左)、賴彥睿兄弟檔相繼投入有機種植,並用實際經驗鼓勵更多青農加入,希望讓土地能永續經營。(林和生翻攝)

厭倦原本電腦工程師的枯燥生活,家住屏東的賴恆裕選擇燕南飛,秉持親近土地的心,進駐屏東縣政府公設海豐有機集團栽培區展開有機耕作,經過農作深刻感受大自然的友善回饋,他開始擔任說客,遊說親友一同加入,也把從事建築設計的弟弟彥睿拉進來,一起過著愜意的田園生活。

在快速變化的科技業職場,賴恆裕始終覺得壓力很大,似乎忘記快樂的模樣,恰巧獲悉2014年屏東縣政府推出號召青年返鄉投入農村的「燕南飛計畫」,他毫不考慮報名參加,成了學員之一,更讓他堅定朝著務農這條路邁進,事後更到縣府農業大學進修,積極學習農業相關知識。

轉行務農初期,其實親友都不看好,岳父甚至擔憂女婿做農,會讓女兒餓肚子,所幸接觸有機農業時,以較低價格承接上一位青農的網室等資材,再透過努力耕耘,農場開始有了穩定收成。

他常以自己的經驗,遊說更多朋友加入青農行列,從事建築設計的賴彥睿,就是在哥哥召喚下一起投入農業,他運用工業設計經驗,提供農地網室建造、水電工程舖設等技術,並且與海豐有機園區的農友,一起研發育苗等農業生產機具,讓務農可以更省工、更省力。

賴彥睿深深覺得,從農深具療癒功效,在閒暇之餘,常邀朋友到農場來烤肉,「農民」不再是印象中「勞、苦、窮」的代表,反而是輕鬆、時髦的行業。

兄弟倆做生產規畫,網室栽培葉菜、瓜果類,露天裸地則種植香蕉、玉米、檸檬、紅藜,目前葉菜供應屏東縣學校團膳每周300至500公斤,成果相當豐碩。

賴家兄弟以友善土地出發,堅持做有機農業,他們自稱是「農一代」,從農業大學學習農業生產、作物育成生長到銷售等知識,也努力運用政府部門相關資源,從門外漢變身成功青農,更在農業生產中找到樂趣,他們用自己實際經驗,鼓勵更多青農加入,希望讓台灣這塊土地能永續經營。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