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9日 04:11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前排右3)與教育局長曾燦金(前排左3)出席信中非營利幼兒園揭牌活動,與幼兒一同葉片拓印。(本報資料照片)

前言:中國時報及台灣彼得思創新教育中心18日在台北市主廚之家西餐廳舉辦「厚植素養內涵,躍升台北教育」座談會,由中國時報副總編輯郭石城及美國陶斯後現代學院院士夏惠汶主持,邀請台北市教育局官員、學者、學校、教師會及家長團體代表12人,討論台北市長柯文哲的教育成果及未來規畫、108課綱因應狀況及私校轉型發展等議題,讓外界瞭解台北市現在的教育面貌。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因為個人風格太強,教育政績反而未被看見。事實上,不管是英國《經濟學人》、《親子天下》、《天下》或《遠見》等雜誌調查,台北市教育力都是滿分或全國第一,台北市公私立及非營利幼兒園的家長滿意度甚至高達91%。

台北市教育局長曾燦金表示,柯文哲上任台北市長後,積極推動公共化幼兒園、0-12歲幼教托育愛持續、提高幼兒學費補助及特教班100%公共化等策略,現在教保公共化比例達43%,全國最高,未來目標是達到7成。

深耕英語教學 接軌國際

中小學教育方面,曾燦金說,台北市建立實驗教育一條龍、推動雙語實驗課程學校及深耕技職教育等,以雙語學校來說,107學年有東新、文昌、懷生、明道、永吉等5所國小及格致國中共6校辦理,更有33所學校推動英語融入領域教學計畫;108學年時,西門、螢橋、銘傳、潭美及三民等5所國小將再加入雙語學校計畫。

數位時代,校園E化相當重要。曾燦金說,台北市建置智慧未來教室、校園網路高速化、行動學習及創新教學模式,像台北酷課雲數位學習平台,就有約22萬名師生註冊為會員,線上教學影片達6700多支,4萬3000多題公開題目數。

搭數位平台 學習不斷線

台北市教育局前局長吳清山表示,他發現台北市近4年的教育有很大進步,3個第一包括實驗教育是全國第一,甚至推動全新的實驗小學和平實驗學校;北市公共化幼兒園比例及投入國際教育經費也都是全國第一。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說,曾燦金上任兩年多,教育團體走上街頭抗議台北市教育政策卻不多,顯現台北市教育辦得不錯。他舉例,12年國教高中升學制度上,柯文哲推動「108方案」,讓學生程度區分得出來,達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效果,台北市教育不再動盪,進入風平浪靜。

選學校看特色 實驗小學受青睞

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左起)、北市高中學生家長聯合會總會長林育恬、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吳宜倫、泰北高中校長陳建佑、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皆參與座談。(方濬哲攝)

北市各教育階段都在翻轉,其中以小學改變最讓人刮目相看。台北市家長表示,他們的觀念正在轉變,送小孩讀小學不再侷限於學區內,而是挑有特色、可以讓每個人學得專長的學校,這也是實驗小學大受青睞的原因。

台北市設立全國第一所公辦民營的和平實驗小學,並將博嘉國小、泉源國小及芳和國中轉型為實驗學校;108學年湖田國小、溪山國小、民族國中及109學年濱江國中也都將轉型為實驗學校。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吳宜倫說,她3個小孩分別讀高中、國中及國小,她個人觀察,台北市小學的變化最讓家長有感,尤其是實驗小學的誕生,為家長的觀念帶來重大衝擊。

「國中學生現在還是以成績取向,但國小已是專長取向!」吳宜倫說,台北市許多實驗小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專長及雙語能力,愈來愈多家長想讓小孩進到這些有特色的學校,像和平實驗小學100多人報名,僅錄取20人;博嘉國小過去沒人念,現在一堆小朋友排隊等著入學。

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副總會長劉一寬表示,現在許多學校轉型為實驗學校,但師資一定要跟以往不同,否則難以辦出合乎家長期待的教育,因此台北市政府有必要給這些學校多一點協助。

雙語教學部分,劉一寬認為,不是老師用英語教學就好,還要有英語情境中心讓學生可以隨時說英語,並跟國外學生有更多交流,創造更好學習環境,學生能力才會大幅提升。

台北市幸安國小校長陳順和表示,雙語教育必須有健全制度及長期經營,新加坡經過幾十年努力才達到雙語教學環境,台北市這方面雖然已領先全國,但未來應該再借重外籍師資及科技來強化。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