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9・林志成/台北報導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未來將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積極角色。(中大提供/林志成台北傳真)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未來將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積極角色,圖為國內高中生參訪鹿林天文台。(中大提供/林志成台北傳真)


在教育部支持下,中央大學要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更積極角色,位在海拔2862公尺的鹿林天文台,預計9月起,小規模開放讓中學生及大學生申請進行天文觀測,他們上山的交通及住宿由中大負責;1年後,正式開放讓更多學生申請前往。

202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莉亞(Andrea Ghez)就說,她小時候的志願是未來當一個芭蕾舞者,但父母送她一支望遠鏡,她第一次看到月球表面構造,從此著迷於天文和科學。由此可見,兒童和青少年興趣的啟發是多麼重要。

TTSS計畫培育科學新人才
天文學在21世紀已是帶領科學創新的前沿領域,但在台灣,中學課程中,天文僅是地球科學的一小部分。中央大學在教育部支持下,推動台灣科學特殊人才提升計畫(TTSS),其中一個任務是在各個環節增加天文教育的元素。

中大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說,TTSS計畫從2020年1月開始執行,招募中大天文所學生為志工到小學去,在晨光時間透過說故事與實作來落實天文教育;中大天文所教授也針對高中生設計課程,並提供選修,有桃園武陵高中及台北中山女中、北一女、成功高中、建中及師大附中等6校學生參與。

葉永烜說,中大在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前山設立了鹿林天文台,目前有40公分口徑的望遠鏡,希望再從教育部或企業爭取約4000萬經費,增建1公尺口徑的望遠鏡提升觀測力。

東南亞跨國遠距觀測也OK
葉永烜說,TTSS計畫今年7月起進入第二期,中大將在亞洲天文教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預計9月起,鹿林天文台小規模開放,國內中學生及大學生提出的觀測計畫只要經審核通過,前往山上的交通及住宿由中大負責,觀測也有老師指導;1年後,正式開放給國內學生申請前往觀測。

同時,鹿林天文台也將提供東南亞國家的學界及教育界進行跨國遠距觀測,他們也可派人到鹿林天文台實地觀測。

台北市成功高中校長孫明峯表示,國內高中教育,天文學僅是地球科學一小部分,有興趣的人也比較少,學校要單獨開這門課很困難。若大學願開課讓各校高中生選修,他樂觀其成。


小行星命名 陳樹菊、孫維新、鄭崇華入列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從2002年發現第一顆小行星以來,迄今發現超過800顆,並為其中100多顆完成命名,台東愛心菜販陳樹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及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等人,在天上都有一顆以他們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鹿林天文台發現的800多顆小行星,主要位於木星和火星之間。中央大學近日出版《小行星的故事》一書,收錄了40顆小行星命名的故事,期讓更多人認識宇宙天文的奧秘,並彰顯出台灣美好的價值。

鹿林天文台在2008年10月20日發現編號278986的小行星,為了表彰陳樹菊的善行義舉,就將此小行星命名為「陳樹菊 Chenshuchu」,向世界展現台灣「最美人心」。

陳樹菊平凡的人生有不凡的經歷,她因早年困苦且生病的母親和弟弟曾受到外界幫忙,繼由發下宏願,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更多人。她將每天辛苦賣菜省下的1000多萬元,幫助認養孤兒、蓋圖書館及幫助偏鄉醫療等。

鹿林天文台在2006年11月12日發現185364號小行星,命名為「孫維新 Sunweihsin」,表彰孫維新對台灣天文發展的貢獻。孫維新是台灣天文族的領軍人物,他對天文的推廣,從校際學子間到社會普羅大眾,不遺餘力。

孫維新的天文觀測研究,是站在台灣探看世界。他曾促成台灣和大陸國家天文台合作,2004年起進行青藏高原天文台選址及建站10年計畫,2007年西藏阿里物瑪地區建立天文台,並於2011年開始觀測,該天文台可在台灣進行遙控。

鹿林天文台2006年4月1日發現168126號小行星,命名為「鄭崇華 Chengbruce」,首次以台灣企業家為名的小行星,表彰鄭崇華追求環境永續、善盡綠色公民社會責任的努力。

熱愛天文的鄭崇華說,「星星比人的生命要長久」。他回憶,早年隻身來台就讀國立台中第一高級中學初中部,當其他同學於長假返鄉過節時,他經常獨坐在學校操場,仰望星空。孤獨的男孩,對照無垠的星空,何其渺小、脆弱。

(中國時報)